新研究:腫瘤中真菌可能有助癌癥診療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日前發布消息說,研究人員發現腫瘤中含有的多種類型真菌可能有助癌癥的檢測、診斷甚至治療。
這項已發表在美國《細胞》雙周刊上的研究由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員領銜的團隊完成。
據魏茨曼科學研究所介紹,團隊系統分析了從35種癌癥的患者身上采集的超過1.7萬份組織和血液樣本中的真菌群落。研究人員在所有這些樣本中都檢測到真菌,它們大多隱藏在癌細胞內或腫瘤內的免疫細胞中。
聲明說,研究揭示了腫瘤中特定真菌與相關治療狀況間的多重聯系。例如,若乳腺癌患者的腫瘤中有球形馬拉色菌——一種天然存在于皮膚上的真菌——則其存活率比腫瘤中沒有這種真菌的乳腺癌患者要低得多。此外,特定真菌在老年患者的乳腺腫瘤中比在年輕患者的乳腺腫瘤中更常見,在吸煙者的肺部腫瘤中比非吸煙者肺部腫瘤中更常見。
研究還分析了腫瘤中的真菌和細菌的特征,例如含有曲霉屬真菌的腫瘤通常含有特定細菌,含有馬拉色氏霉菌屬真菌的腫瘤往往含有其它細菌。這些方面的研究或許有助癌癥早期發現和治療。
參與這項研究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分子遺傳學系首席研究員伊扎克·皮爾佩爾教授說,這項研究為了解腫瘤內復雜的生物環境提供新線索,未來的研究將揭示真菌如何影響癌癥發展,“真菌不僅存在于癌細胞中,也存在于免疫細胞中,這意味著未來我們可能會發現真菌不僅對癌細胞有影響,對免疫細胞及其活性也有影響”。
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泉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泉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被轉載網站、媒體、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商洽稿費支付事宜。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聯系電話:22500260,22500194。 聯系郵箱:qzw@qzwb.com。